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千年前的“中国制造”有多震撼? 环球百事通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23-04-23 10:53:09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如何给“遗址公园”注入新活动、新动能?

良渚古城:现代数字科技打造数智体验公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是良渚文化遗存分布最为密集、最为核心的地区,保护区划面积达146平方公里。水陆城门、城墙遗址、莫角山宫殿区、反山王陵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就在申遗成功的第二天,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有专家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今天的良渚古城,“地下气象万千,地上土丘一片”,历经五千年的时光流转,良渚古城遗址虽留存丰富的地下考古遗迹,但地面上除了台地、土坡以及长满植被的水坝遗迹,其他明显的建筑遗存并不多。

吴建民是一位良渚文化爱好者,她所站的这个区域是莫角山宫殿区,红烧泥土坡、白石子区块代表的都是莫角山宫殿里每个不同的房屋基址。以前,她只能站在莫角山宫殿区遗址点来想象它曾经恢宏的样子。如今,戴上一副AR眼镜,经过建模复原后,“真实”的莫角山宫殿就能清晰地浮现在吴建民的眼前了。

如果说AR眼镜为游客打造了一个虚拟梦境,那么Vlog装置则是把虚拟梦境“录制”下来,转换成可看、可保存、可分享的趣味体验视频。游客只要在定点摄像头前站立打卡,便能与遗址风景、虚拟的雕像动画元素融为一体,来一场跨越五千年的“相遇”。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负责人 郑佳:我们是全国首个5G全覆盖的遗址类的公园。5G的一个全覆盖提升了遗址公园的观赏性、可视性和趣味性。公园内设置了5G的一个数智体验馆,复原了良渚人生产、生活的一个场景,访客可以体验良渚先民捕鱼狩猎这样的一个方式。

到殷墟访商 探访中国辉煌的青铜时代

4月13日,考古专家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北侧的发掘现场,提取出一件较为罕见的青铜爵。经过紧急清理加固,第二天,这件青铜爵,就露出了真容,其承载的历史信息,也开始浮出水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 岳占伟:这个爵埋进去的时候,被这个布包着的,这个布纹上面还有彩绘,黑彩,它应该也是一种纹饰。下葬时觉得非常珍贵,就用布包起来。有些其他的礼器,比如说罍,还有簋,也有些是包着下葬的,包成这么好的还是比较少。有些就是在表面上局部能看到一些布纹,布纹上再有彩绘的就更少了。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考古发掘与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多年。殷墟考古研究,肇始于1928年,至今仍在进行,近百年的考古,陆续发现宫殿宗庙、王陵和众多聚落遗址,以及甲骨窖穴、手工业作坊遗迹,逐步揭示出中国历史上辉煌的青铜时代。2001年,殷墟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2010年,成为我国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数以万计,目前,有部分精美文物在遗址公园内的殷墟博物馆展出。作为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一项提升工程,新建的殷墟遗址博物馆有望在今年开馆运行。

2000年发现的殷墟54号大墓,面积仅次于妇好墓。目前,该墓出土的几乎全部的青铜器、玉器,均在馆内展出,向前来打卡、研学的游客,阐释中华文明基因的古老密码。走出博物馆、步入公园,观众还能在专门设置的54号墓及花东甲骨出土地等多处保护展示区,重访发掘现场,在时空的双重维度里,进一步探访殷商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 岳占伟:所以我们把这座墓也给它展示出来,就是给观众一个更立体的一个感觉,让观众更容易去看懂接受。

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的《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总面积超过29平方公里。宫殿宗庙、王陵、洹北商城等重要遗址的景观风貌和展示提升,已提上日程。据介绍,近年来考古新发现的宫殿西侧大型池苑,和宫殿区保存最好的一处“四合院”,也有望进行复原展示。

安阳殷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邓兴华:下一步我们将紧盯目标任务,逐步恢复殷墟遗址原有地貌和“大邑商”都邑格局,高质量地将中华文明标识工程建设好。

关键词:

下一篇: 北汽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富:行业“内卷”需为用户创造价值-天天消息
上一篇: 最后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