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时江湿地——人工与大自然结合的美丽生命体
来源: 腾讯网
2023-08-09 12:28:31

阵雨初歇,罗时江湿地中央的80多亩荷花早已竞相开放,七八月间恰是开得最美的时候。湿地管护员苏胜昌荡起小舟,在挤挤挨挨的荷叶间穿行。荷叶在水波中轻轻摇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露珠在翠绿的叶面上徐徐滚动。青灰色的天空下,云层堆叠,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   

“我们17名湿地管护员每天收割芦苇、茭草,清理枯死的水草、浮萍,进行日常管护。湿地里的荷花每年4月开放,花期一直持续到10月。水面上这一片片盛开的睡莲,也是我们修整成形的。”苏胜昌是17名湿地管护员的小队长,他每天统筹安排罗时江湿地管护工作,对眼前的湿地美景流露出满心的自豪。    

罗时江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洱海的主要入湖河流及补给水源之一,占洱海总来水量的13%。罗时江湿地位于洱海北部的罗时江入湖口沙坪村九孔桥附近,大理市上关镇大丽公路以北洱海水位消落带,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资料图】

罗时江湿地建设前,曾经是垃圾成堆、蚊蝇滋生的废弃鱼塘,以及洱海水位涨落形成的沼泽地和少量季节性耕作农田。    

2009年,通过水网改建、植物优化配置、鸟类栖息地构建等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改造建设工作,恢复建成植被群落结构较为完善、净化功能较强的河口湿地,对削减罗时江径流所携带的氮磷,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净化入湖水质,恢复洱海生态功能产生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是本地居民及外来游客观景、游憩、观鸟等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    

“经过一系列修复建设,现在的罗时江湿地净化功能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不断提升,已经观测到的鸟类有66种,数量达到5000多只。”大理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孙家荣介绍,罗时江湿地建成后,罗时江入湖口区域从原有的单一生态变化为森林沼泽、沼泽草地、沼泽地、河流和坑塘水面等多种湿地生态,为更多的水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截至目前,罗时江湿地共有野生湿地维管束植物116种,其中优势种和常见种主要有垂柳、芦苇、茭草、凤眼莲、细果野菱、水芹、浮萍、水莎草等数十种;湿地区域内共记录到野生湿地脊椎动物18目27科101种,其中湿地鸟类9目14科66种,常见鸟类有普通鸬鹚、苍鹭、牛背鹭、白鹭、黄苇鳽、大麻鳽、绿头鸭、斑嘴鸭、赤膀鸭、骨顶鸡等,是观鸟爱好者的最佳摄影地。    

栖息在湿地里的红瘰疣螈、白胸翡翠、紫水鸡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双团棘胸蛙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制定的物种濒危等级标准中的易危野生物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易危级别物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确定的易危物种。    罗时江湿地由大理市洱海管理局作为保护管理机构,具体由大理洱海保护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日常维护管理,主要管护内容为:清理湿地内水面及岸上枯死植物,适时打捞浮萍、满江红等水面漂浮物并及时清运,清除湿地内过于密集的水生植物,确保湿地内水道畅通;每年定期开展两次湿地水生植物清理工作,每年4至6月对湿地内保留的候鸟栖息地和新生长出过于密集的水生植物进行一次清理工作,保证湿地水系通畅;每年11月至次年1月,除保留的候鸟栖息地植物外,对所有湿地进行一次冬季死亡水生植物收割清理工作;开展湿地内水面保洁船、管护通道、拦污栅等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等。    

2023年7月底,罗时江湿地被省人民政府批准认定为省级重要湿地,认定湿地总面积为60.2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57.9公顷、森林沼泽7.52公顷、沼泽草地7.48公顷、沼泽地11.93公顷、河流水面0.06公顷、坑塘水面30.91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洱海入湖口湿地生态系统,洱海流域越冬鸟类及栖息地。    

“根据大理市洱海管理局2022年12月的罗时江湿地生态监测报告,罗时江水质综合为Ⅲ类。”大理州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郑兴介绍,下一步工作中,将加强对罗时江省级重要湿地标桩立界,明确湿地边界和执法范围,将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纳入法律法规框架内,依法将重要湿地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建立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和湿地管控长效机制,科学规范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坚持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编制《罗时江省级重要湿地修复方案》,发挥罗时江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加强科普宣教,让社会公众深入了解认识湿地的功能和作用,以及湿地动植物与湿地的关系,树立保护湿地、关爱湿地的理念,弘扬湿地文化,增强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   

来源:云南日报(记者 秦蒙琳)大理发布

编辑:字昕

责编:李婧

监审:马焰

关键词:

下一篇: 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贷款官网
上一篇: 最后一页

相关阅读